-
百瓦级功率,制冷至零下18摄氏度,家用冰箱可以做到。同等功率,制冷至零下271摄氏度,则需要国际先进技术。
2021-04-19 分享
-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陈小平研究团队突破了刚性机械手臂的局限性,利用软体机器人手臂解决了不确定性场景中机器人的操纵问题。其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日前发表在机器人领域知名期刊《国际机器人研究杂志》上。
2021-04-19 分享
-
“我们发现,有机质中的高芳香性、大分子的腐殖类物质会侵占农药在土壤的吸附位点,增加污染物的迁移性。这好比排长队被加塞,加塞捣乱的污染物在土壤中能否‘立足’,取决于外源溶解性有机质的占比和化学组成。”
2021-04-19 分享
-
记者4月17日获悉,南开大学陈军院士领衔完成的“钠离子电池关键电极材料与反应机制”项目,获得今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1-04-19 分享
-
4月1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阎军科研团队开创性研发且独有的“中科海开拓”系列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完成装备成果转化,近日正式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赣州海洋地质研究所 “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
2021-04-16 分享
-
4月16日来自国网新疆电科院的消息称,4月13日,国网新疆电科院圆满完成新疆电网首台5兆瓦高电压穿越试验检测装置首次测试,测试设备顺利通过验收交付使用。这标志着国网新疆电科院软、硬件实力大幅提升,已具备独立开展风机高电压穿越试验能力。
2021-04-16 分享
-
记者15日获悉,由山西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国)世界腐蚀组织(WCO)主办的中国腐蚀控制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暨世界腐蚀日(中国区)活动将于4月23日至26日在太原举行。
2021-04-16 分享
-
15日,记者从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以下简称南网数研院)数字电网与人工智能重大科研团队了解到,其研发的国内首个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国产内核的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FUXI-H近期已实现量产。
2021-04-16 分享
-
“隧道突然坍塌,两人被困,现场情况十分危急,急需救援……”4月15日上午,2021年隧道坍塌应急救援演练在天津轨道十八号线奥体中心站举行,这也是天津首次开展隧道坍塌顶管应急救援演练。
2021-04-16 分享
-
4月15日,中国首艘具备破冰能力的大型航标船“海巡156”轮在中国船舶武船集团双柳造船基地下水,填补了中国航标船无破冰能力的空白。
2021-04-15 分享
-
世界最长、设计标准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跨海大桥——苏嘉甬铁路武汉湾跨海大桥建设有了新进展。4月13日下午,大桥完成海上勘探,下一步将开展大桥初步设计工作,首创“针状硬质合金肋骨式跟管钻探工艺”将一次钻探成功率从60%提高到90%以上,使海上勘探工作比原计划提前2个半月完成。
2021-04-15 分享
-
“相比前期气田应用的易挥发、有异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溶硫剂,此次研发的新成果所有原料全部属于普益阳学品,具有无挥发、无刺激气味等特性。”?
2021-04-15 分享
-
3月下旬,一则新闻在朋友圈中被多次转发,伊斯坦布尔梅德尼耶大学哈桑教授,在土耳其共和国国家电视台的一档电视节目中介绍了来自中国的室内定位技术在土耳其共和国防疫中的贡献。“covid-2019疫情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21-04-14 分享
-
3月27日,随着项目总指挥下达指令,位于鹤壁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CTF 1燃烧室首套试验平台顺利点火,标志着该试验平台完成分系统调试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
2021-04-14 分享
-
4月13日,记者从内蒙古科技厅获悉,落地贵港市总投资10 9亿元年产30万吨氢基熔融还原法高纯铸造生铁项目在实现热负荷试车、安全稳定运行18天后,正式产出高纯铸造生铁水。这标志着世建阳创的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术在内蒙古成功落地转化。
2021-04-14 分享